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

第四週作業

P4.1

triangle=[0 0;8 0;0 8*sqrt(3);-8 0;0 0];
%畫三角形
line(triangle(:,1),triangle(:,2));
h=line(triangle(:,1),triangle(:,2));
for i=1:1:360
rotate(h,[0 0 1],1,[-8 0 0]);
%以[-8 0 0]為圓心旋轉三角形的動畫
pause(0.001);
axis([-40 40 -40 40]);
axis equal;
axis pause;
end;
for i=1:1:360
rotate(h,[0 0 1],1,[0 8*sqrt(3) 0]);
%以[0 8*sqrt(3) 0]為圓心旋轉三角形的動畫
pause(0.001);
axis([-40 40 -40 40]);
axis equal;
axis pause;
end;
for i=1:1:360
rotate(h,[0 0 1],1,[8 0 0]);
%以[8 0 0]為圓心旋轉三角形的動畫
pause(0.001);
axis([-40 40 -40 40]);
axis equal;
axis pause;
end;

P4.2


linkshape([0 0],[10 0],4);
%呼叫linkshape函式
%將連桿一端固定,另一端旋轉畫圓,每次旋轉30度

n=0:30:360;
x=10*cosd(n);
y=10*sind(n);
%由座標點(15,0)來觀察連桿轉動情形
for m=1:13;
linkshape([x(m) y(m)],[0 0],4);
line([x(m) 15],[y(m) 0],'color','r');
end;
axis equal;




P4.3

%利用linkshape函式畫一個四連桿
%讓其中一桿為固定邊,另為三桿逆時針旋轉,每次轉30度

linkshape([0 0],[10 0],2);
linkshape([0 0],[3 4],3);
linkshape([3 4],[13 4],1.5);
linkshape([13 4],[10 0],2);
n=0:30:360;
bx=5*cosd(n);
by=5*sind(n);
cx=5*cosd(n)+10;
cy=by;
%形成連桿的連續轉動圖形
for m=1:13;
linkshape([0 0],[bx(m) by(m)],3);
linkshape([bx(m) by(m)],[cx(m) cy(m)],1.5);
linkshape([cx(m) cy(m)],[10 0],2);
line([0 bx(m)],[0 by(m)],'color','r');
line([bx(m) cx(m)],[by(m) cy(m)],'color','k');
line([cx(m) 10],[cy(m) 0],'color','y');
end;
axis equal;

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

第三週作業

P3.1

L1=30;
L2=34;
h=29;
n=0:5:35;
m=n+29
p=90-acosd((L1^2+m.^2-L2^2)./(2*L1*m));
x=L1*cosd(p);
y=L1*sind(p);
plot(0,m,'r-o',x,y,'b-o');
axis equal;
grid on;





P3.2

旋轉對
又稱R型對
這種對偶沒有位移,僅在定點作迴轉,故僅有一個自由度
如餐廳的旋轉桌

高對與低對運動結
高對如腳踏車輪
兩物件接觸於一點或一線,其接觸點僅限制於及小之面積,承受之壓力較大,但其摩擦力及阻力較小
低對如底片旋轉軸
指物體間之接觸狀況面或多面而言,僅能在x、y、z軸三方向作旋轉運動,無法作平移,故其自由度為3

型式閉合結或外力閉合結
外型閉合(Form-Closed)
利用運動結的形狀限制另一桿之運動範圍
最常見的為連桿組

外力閉合(Force-Closed)
藉由外力,使兩桿維持接觸狀態
最常見的為凸輸系統,例如凸輪軸接觸系統


P3.3

r=90;
k=0:1:360;
x=r*cosd(k);
y=r+r*sind(k);
for p=0:pi/6:2*pi;
m=r*p-r*sin(p);
n=r-r*cos(p);
X=x+r*p;
Y=y;
plot(X,Y,'b',m,n,'r-o');
axis equal;
hold on;
grid on;
end;

第二週作業

P2.1
圖一可以看到手肘處關節及肌肉的連結,將手肘關節處當作固定點,上臂為固定桿,下臂上下擺動來回做舉球的動作,視為連桿。當上臂的外側肌肉開始收縮,便可以將下臂伸直,反之,當內側肌肉收縮時下臂就彎曲舉起。

P2.2
為了人類的需要,我們開始發明創造一些可以便利我們生活的物品。最簡單的例子,為了方便盛裝水,人類開始捏塑陶土,更進一步的學會製作較堅固的陶器;為了戰爭的需要,發明了槍砲火藥之類的。
由課本1-5.2之設計流程可知,因為有了需求,我們開始研究如何做出滿足我們的機器或事物,然後對其做出明確的目標陳述及性能規範。接著開始做各種分析、比較與評估,經過多次的試驗反覆測定其性能,最後大量生產製造。這些發明對我們帶來了好處,相對的,一定也帶來某些不良的影響,像是冷氣機使用的冷媒會造成臭氧層的破壞,所以必須重新評估分析,以設計出更完善的產品。
以製造汽車為例,我們必須有下列這些步驟:
1.前置準備:很久以前,人類就發現用滾動來取代滑動可以大量的省力又省時,而近代由於運動學、機械工程方面長足的進步,使得這些交通工具有著更明確的雛型。
2.機件規劃:近代工程師利用這些基礎科學的知識,先是做出了腳踏車這種簡單的代步工具,之後,進一步的使用各種化學燃料產生的動力發明了更好的交通工具。
3.製作及改良:透過無數次的試驗,設計出最符合我們需要的機械。但是儘管交通工具帶來了很多方便,卻也造成了許多問題,所以如何改良這些產品,也是工程師所追求的另一種進步。像是利用太陽能來當做新的動力能源,如何能使這種新能源普及的使用,更有待工程師們的研究了。
4.量產規劃:最後,將成品規格化的大量生產。

P2.3

程式碼
M=(6)+10;
x= [1 2 3 4 5 6 7 8 9 10];
y=x.^(1/M);
plot(x,y);
xlabel('X');
ylabel('Y');
title('B94611006hw2-3')